對護士們的工作日常,大家不陌生:她們身穿護士服,穿梭在病房里打針、治療、搶救、健康宣講,為患者精心治療與護理,幫助與疾病對戰(zhàn)……他們下班后又是什么樣的呢?小編這就帶大家走進我院婦產(chǎn)中心看看。
1月28日,和往常一樣,婦產(chǎn)中心護士姐妹們下班后并沒有急于回家,而是在護士站和孕婦學校“開小灶充電“。鏡頭之下,學習的身影處處可見:
鏡頭一:
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 穿脫隔離衣,溫習防護培訓,著重練習防護細節(jié),每一個脫卸步驟,我們都必須保證秩序與方法完全正確,否則,如果遺留病毒帶進生活區(qū),將是一場災難。

鏡頭二:
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?這次的“小課”由大家伙一起練習操作。分成小組,有練習新生兒心肺復蘇,新生兒撫觸,順產(chǎn)導樂分娩球,精誠合作,熟練準確完成各項操作,充分體現(xiàn)了護理團隊凝聚力。

鏡頭三:
促膝交談你以為練習了一個多小時操作后,把年資低的護士留下來是護士長又在組織她們繼續(xù)學習嗎?No No No,其實是她們在一起嘮家常,把平時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事情都來聊一聊,大家都暢所欲言,不時引起陣陣歡笑聲……幸福是奮斗出來的,生活也要有儀式感,“不管干哪一行,必須干一行愛一行,工作中要有責任心,敬業(yè)精神,生活中我們也要積極向上,展現(xiàn)完美的自己。”

護士長李明霞說到:醫(yī)學知識更新迅速,上班時間工作忙,充分利用業(yè)余時間多充電,提高自身業(yè)務,才能更好滿足病人的需求。醫(yī)學知識日新月異,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更好掌握各種護理技術,適應醫(yī)學的新常態(tài)。只有通過不斷學習,創(chuàng)建學習型團隊、學習型科室、學習型醫(yī)院,從而形成一支具有創(chuàng)造力、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強的團隊,才能更好地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。
(通訊員 康歡)